《西安晚报》:讲述陕铁院春运志愿者的故事

时间:2018-02-08浏览:1363设置

继昨日央视新闻报道我院“文化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后,今天《西安晚报》对学院电信工程系剪纸协会和机电工程系的志愿者们参加的“文化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又进行了大篇幅报道。现将文章转载如下:

  报道截图

  因为被需要 他们一直都在

  记者 龚伟芳 实习生段晨 颜宇飞  

每年春运,西安火车站就成了人口大迁徙的集散地,不断地有人往这儿赶,也不断地有人从这儿离开,归心似箭的人们,背上行囊,带着一年的收获,即使再苦再累,也要赶上火车回家,和家人吃一顿年夜饭。但总有一些人,他们放弃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时刻,选择在火车站坚守,他们当中有人在广场上为旅客指路,有人提醒旅客拿证件出来检票、大小行李过安检,还有人帮旅客提行李……他们是春运志愿者。因为被需要,他们一直都在,有了他们,回家路上也多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志愿者剪纸送祝福 温暖旅客回家路

今年春运中,为了能让旅客在紧张的旅程中感受到年味和体验春运文化,西安火车站特意安排了春运志愿者在候车大厅内现场剪纸,旅客可以现场学习、PK,也可以将志愿者剪好的手工艺品带回家。来自环球体育的大三学生雷哓熙是提供文化服务的春运志愿者之一,为了给旅客送上新年祝福,雷哓熙和小伙伴们提前剪好了多幅生肖剪纸,其中以狗居多,用她的话说就是“狗年到了,祝愿为生活辛苦奔波的人们,来年事事旺”。

“说起春运志愿者,大家可能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帮助旅客指路、提行李诸如此类的场景和形象,这次能凭借自己的手艺参与到春运服务中来,明显地感觉到春运服务变得更人性更贴心了,也让回家的人更温暖。”雷哓熙说,往年她都会在渭南老家的父母身边过年,今年以春运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春运后,每天看到因为旅客接受到自己的志愿服务后的愉悦表情,自己想回家的期盼就变得不再强烈了。

  外籍志愿者 服务春运 感受中国年

作为春运志愿服务“儿童乐园”的负责人,张腾丹每天都会提早赶到候车大厅,等到旅客逐渐增多时,她会和小伙伴们引导旅客带着孩子到儿童乐园区,陪小朋友们玩滑梯、做游戏、看书,为熙熙攘攘的春运旅途平添温馨的气息。

在张腾丹负责的儿童乐园区域内,经常会出现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的外国面孔,来自西安科技大学的坦吉克斯坦籍学生亚库比和朱娜(音)就是其中的代表。采访中,恰逢遇到一位带着两个年幼孩子的旅客,她一边拖着行李,一边还要拉扯着两个孩子,显得很吃力,亚库比注意到后,主动帮助该乘客提行李,朱娜则带着两个孩子进入了候车大厅内的儿童乐园玩耍,整个服务过程两个人看上去对“业务”已经很熟练了。“我们国家没有春运,我们对春运很感兴趣,所以就想来体验。”朱娜说,“拥挤、团聚,是我们这些外籍志愿者对中国春运的印象。中国和我们国家真的很不一样,我们参加这样的活动既能学习汉语,还能体验不同的文化,更好地感受中国年的氛围。”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