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刊发陕铁院大学生顶岗实习感悟文章

时间:2013-06-15浏览:2586设置


        6月5日,新华网广东频道刊发了学院高铁3101班刘学海同学撰写的顶岗实习感悟文章《可爱的工务汉子》。文中,刘学海同学用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文笔,生动描述了他在长沙工务段顶岗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三年前选择铁路院校,三年后选择长沙工务段,到底是对是错,现在我明白了。”等点滴话语,字里行间表达了一名即将离校并奔赴工作岗位的陕铁院毕业生矢志投身铁路事业、书写无悔青春华章的坚定信念和真挚情怀。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可爱的工务汉子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时间: 2013-06-05 15:23 


        1月26日,独自一人背着行囊从学校所在地陕西渭南来到长沙工务段参加为期3个月的毕业实习。恰好赶上一年一度的集中修,在短短相处的时间里,工务汉子身上那股奉献铁路的精神时刻感染着我。 

    初次见到麻塘工区的工长胡岳山,他到车间送录音笔,瘦瘦的,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显得精气神十足。当时我俩随意聊了几句,他问我在哪里上学,家是哪里的,实习期间习不习惯。我一一回答。后来我从旁人口中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在工作中胡岳山兢兢业业特能吃苦,严寒酷暑线路上总有他坚守岗位不离不弃的身影。 

    然而,这一个坚强的汉子却面对着更大的磨练。今年才5岁的儿子患自闭症已经3年了,因为病情的恶化,原本在岳阳县麻塘集市上做生意的妻子,无奈将店铺转让,只身在长沙康复医院陪儿子做治疗。在儿子最需要父亲的时候,在妻子最需要丈夫的时候,胡岳山却因为放不下工作,带领工区职工全身心投入在集中修的各项工作中。

    有时候胡岳山实在想儿子了,下班安顿好工区的事情后,他就急急忙忙从工区换乘3趟车,坐火车从岳阳赶往长沙,陪儿子说说话,带点好吃的好玩的给儿子。第二天,当妻子和儿子还在睡梦中时,又悄悄起床匆忙赶回工区,因为新一天的工作还在等着他。 

    胡岳山在工区很少和大家提起家庭的困难,他总是乐观的面对这一切,只有在和妻儿通电话时,言语中流露出的关切和思念,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位"不称职"的父亲,其实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工务铁汉。
 
    蒋细根是岳阳线路车间主任,是我眼中的大领导,但是他全然没有领导架子,许多事情他都亲力亲为。我的宿舍就在车间值班室旁,休息时间经常看到他光着膀子,背上露出一大团一大团的红黑色印子。一问才知道,由于集中修施工每天在线路上盯控大机捣固,晒得中了暑感冒了也没时间去看,直到后来疼得连脖子都直不起才找人帮忙拔火罐,背上深深的红,黝黝的黑,看了让人很心疼。我曾偷偷的估算了一下,短短一个月,蒋主任一共打了3次点滴,拔了3次火罐,累得走起路来也是一瘸一拐。
 
    我想,蒋主任都53岁的人了,实在没必要这样拼命,安排别人干不行吗?但是,蒋主任却对自己的身体无暇顾及,依然天天早早出门上线路,晚上值班室的灯亮到很晚。很多时间我能在隔壁听到他在给各工区工长打电话,安排第二天施工事项。 

    在长沙工务段实习的一个多月时间中,我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感动着我。有每天我还没有起床就已经把车开到车间的司机高嵩,有黄衣服黄帽子总是沾满油污,但做起事来绝不含糊的机维队长李永奇,有凌晨3点还冒着暴雨添乘机车检查线路的童继良副主任……这些工务汉子用他们的一言一行,给我这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娃子好好上了一课。 

    闲暇时我常在想,三年前选择铁路院校,三年后选择长沙工务段,到底是对是错,现在我明白了。看到一群群工务汉子甘于奉献铁路,为铁路的安全运营燃烧着自己的青春,他们是可爱的,更是值得我学习的。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将变得和他们一样可爱,因为,我也将成为一名工务汉子。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